【原创】人生的循环与结点2017-02-18 19:57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处于各种循环中,太阳东升西落,日夜白昼交替,四季轮回变迁,个体生老病死。 婴儿初生后也经历了一个个不同的循环。 年幼时在吃/睡/玩三维中循环;读书后在求知、求学、悟道的三维中循环。 结婚后步入家庭、事业、自己的三维中循环(很多人忽视和迷失了“自己”,婚后只处于家庭和事业的二维中循环)。 年老后进入修身养性、追忆青春与关注子孙的三维中循环。 虽说相同年龄段的人都处于相近的大类循环,但由于循环中参与者及参与方式的不同,其循环结果大相径庭。
处于良性循环中的组织或个体在螺旋式上升中如鱼得水,雪球越滚越大,来自个体的自信与优越感也不断加强; 处于恶性循环中的组织或个体终日辛劳但不见成效,悲观与失意相互传导,来自个体的无奈与抱怨笼罩在思维上空闷闷不得解。
人一丝不挂地来到这个世界时只是一张白纸,在他有能力站起来、走出去、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之前,影响他的只能是他所处的环境及周围的亲人。所以人生而平等吗?生而不平等。一开始就接受着不同的语言、家教及文化的洗礼。甚至儿时家族的环境会影响之后一生的追求和品格。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跟在母体里孕育十个月之后诞生的先天基因相比,出生后前三年甚至前六年的后天培养或许更重要。这决定了你上哪一所小学,以及你上小学时所自带的知识、涵养与气质分别是什么。 当然我们说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还说不要问你的起点在哪里,而要问你将去向何处。的确,家庭或周边环境对你的影响最多十八年,当你长大成人踏进新的循环与世界之后,父母不在你左右,社会用独立的眼光审视你,后面更长的几十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其实我们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或放弃大学开始,就经历了不同的结点,进入了不同的循环。 大多数人会选择一条短期看上去好走的路,尤其是家境不太富裕的家庭,觉得孩子早点工作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而继续求学则需要更多的开支,于是高考后选择外出打工。但由于专业技能不足,工资收入只够维持现状,每天必须长时间工作,几年下来错过了黄金的学习时间。五年过后,或许曾有的大学梦又冒出来了,但家里一直催着结婚,一想到好不容易积攒的钱正好可以娶个媳妇,再去读书的话又不知结果如何,于是娶妻生子,继续过着原有的生活。
而真正决定你如何选择的不是你当时做的决定,而是在做决定之前一年甚至更久时间以来你的努力。如果大家都能变得更好,谁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呢?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相匹配的人。 西方著名的“马太效应”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现象。“马太效应”的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现象:在学校成绩较优的学生会一直遥遥领先,学习对于他们而言轻松而快乐,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始终找不到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认为学习乏味甚至反感;良民遵纪守法始终不愿犯罪,而罪犯更倾向于重复犯罪;注重身体健康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依然注重对饮食的合理搭配及健身,不注意自身形象的人在步入中年后海吃海喝,体重逐年飙升。究其原因正是前者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中,而后者处于恶性循环中。
当一个处于恶性循环中的个体通过自己的勤奋与幸运进入良性循环之后,他会受到循环中其他个体的激励和带动而越发优秀;反之,如果是一个没有主观意愿误入良性循环的个体,不久之后由于他能力和境界的不足会逐渐被这个群体所抛弃。 另一种情况是一个良性循环中的个体误入恶性循环中,由于他习惯了良性的做事方法,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和磁场,可能会影响和带领恶性循环中的其他因子去改变,从思维、学习和行动上去打破原有错误循环,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代中的伟人或成功者。
为何有些洋洋得意的人突然峰回路转步入事业的下坡期,而另一些苦闷不得志的人开始否极泰来,脱颖而出。这其中正是循环到某一个结点时出了变化,导致路径从原有循环体系进入到了新的循环。 结点可能是个跳板,使你人生更上一层楼;也可能是个绊脚石,使你跌倒打乱原有生活。 跌倒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急于爬起可能会再次跌倒,降低周边人对你的期待和信心。长期爬不起来也会被其他新进入者替代,用新的结点继续此循环。
首先你得发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其次具备走出恶性循环的渴望,真正的而非可有可无的渴望! 然后在内动力的驱使下不断提升再提升,使自身水平远远高出该循环中其他环节的水平,等待一次机会,一个结点的出现,进行确定性的跳跃。 一旦进入良性循环中,会大大的激发曾经被埋没的潜能、被压抑的欲望,拨云见日,在良性循环的周期里渐入佳境。
其风控水平、策略容量、交易系统、管理规模、团队建设、公司文化等都是其中重要的结点。 一家新成立的小型私募通常面临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公司交易资质尚浅吸引不来大批资金,没有大批资金的支持公司盈利有限故而吸引不来优秀的人才,公司实力难以提升,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反之,作为国内一线的私募基金通常已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公司规模大收入高吸引的人才多,综合实力提升后获得各大奖项及银行、机构的认可,新资金的注入又带来新的增长点,长此以往,二八原则越加明显。 但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个结点的匹配,如果某一结点发生质变,如盲目扩大管理规模,而交易能力及人员梯队建设跟不上,整个良性循环将被打破,转为恶性循环:造成业绩下滑、资金相继退出、人才流失……最终得不偿失。
有良性循环转为恶性循环的例子,就有恶性循环转为良性循环的例子,近几年酒驾问题的改善就是群体进步的结果。而其结点正来源于法律法规的加强完善。 过往城市间酒驾车祸的事件不绝于耳,大家未对酒后驾车形成重视。自2013年国家出台了具体的饮酒处罚标准和饮酒驾车处罚措施之后,新的结点产生了!以往酒驾不用付出那么昂贵的代价,在处罚那个结点一闪而过; 现在随着该结点要求的提升,其他各环节若不引起重视的话将承担严重的后果,于是大家开始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和周边朋友的提醒,“代驾”也孕育而生。通过长时间的意识形态改变,全民达成了一个“开车不饮酒,酒后不驾车”的共识,进入了一个新的良性循环! 人生还有很多其他的循环,循环里面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存在,因为人们不同的选择所以进入了不同的循环,最后人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未来,希望我们都能发现并跳出身边的那些恶性循环,找到结点,进入良性循环,使人生不断发光添彩!
|